Miles 发布于2018-07-20
回复 1
浏览 80166
5
## 1.策略回顾
在前文《股票市值预测》中,我们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股票市值,然后根据套利定价理论筛选市值偏低的股票进行投资,取得了较好的回测效果:
![市值预测策略1.PNG][1]
上述策略依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 策略回撤太大,不能规避大盘下跌的风险;
2. 策略收益不稳定,2017年1月之后一直没有可观的收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策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 改进市值预测——“添加新因子”;
2. 加入风险控制——“公告黑名单”、“基本面黑名单”;
3. 加入大盘择时——“股债轮动”;
4. 加入止盈止损——“最高价名单”、“抛出黑名单”。
在后文中,我们就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改进,看看策略的回测效果。
## 2.改进市值预测模型
在《股票市值预测》中,我们构建的第一个市值预测模型是:
$$ln(M) = \alpha_0 IND + \alpha_1 ln(B) + \alpha_2 ln(NI)^+ + \alpha_3 I_{(< 0)} ln(NI)^+ + \alpha_4 LEV + \alpha_5 G + \alpha_6 ln(D) + \epsilon$$
其中,$M$为市值,$IND$为行业虚拟变量(若该股属于某行业,则将这一行业虚拟变量的值设为1,其他行业虚拟变量的值设为0),$B$为净资产,$NI$为净利润,$I$为公司净利润虚拟变量(当净利润为负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LEV$为财务杠杆,$G$为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同比),$D$为开发支出(空值用0填充)。
然后我们实证研究了LASSO回归、分类树回归、随机森林回归、Adaboost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等模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对模型的拟合结果不如机器学习模型优秀。随后我们选取了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最终的预测模型。交叉验证发现模型的拟合优度在70%以上。
滋维·博迪在《投资学》中介绍了多种权益估值模型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除了在上述公式中列出的因素以外,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还有以下这些:(1)总资产;(2)净资产;(3)营业收入;(4)营业利润;(5)净利润;(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净资产收益率;(8)总资产收益率;(9)财务杠杆;(10)营业收入增长率;(11)营业利润增长率;(12)净利润增长率。根据上述因子,我们构建新的股票市值预测模型如下:
$ln(M) = RandomForest(IND,A,B,OpeRev,$
$OpePro,NetPro,AdjPro,ROA,ROE,$
$LEV,GroRev,GroPro,GroNetPro) + \epsilon$
其中,$ln(M)$是对数市值,$IND$是行业标签,$A$是总资产,$B$是净资产,$OpeRev$是营业收入,$OpePro$是营业利润,$NetPro$是净利润,$AdjPro$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调整后利润,$ROA$是总资产收益率,$ROE$是净资产收益率,$LEV$是财务杠杆,$GroRev$是营业收入增长率,$GroPro$是营业利润增长率,$GroNetPro$是净利润增长率。使用随机森林模型拟合,通过十折交叉验证计算的拟合优度如下表所示:
![改进市值预测.PNG][2]
第一列表示随机森林模型的分类器个数,第一行表示年报年份,数字表示交叉验证计算的拟合优度,括号中数字表示拟合优度的标准差\*2。由上表可知,通过添加新因子,模型的交叉验证拟合优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将上述模型构建选股策略回测结果如下:
![市值预测策略2x.PNG][3]
相比较于原模型,新模型的收益率更高,波动率却降低了。但是,由于选股逻辑基本一致,所以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在新模型中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 3.加入风险控制
避免“地雷股”是构建投资策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课题。典型的“地雷股”包括:业绩预告预减、限售解禁、违规处罚、重大风险提示、高管减持、股权质押等风险事件。同时也包括基本面恶化、情绪面恶化、技术面恶化等风险因素。有些数据是比较难获取和梳理的,因此,在初期的版本中,本文先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风险控制:
1. 新上市不足3个月;
2. ST股、停牌股和退市股;
3. 限售解禁前后5个交易日;
4. 大股东公布减持之后5个交易日;
5. 盈利能力弱:营业利润为负、净利润为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
6. 成长能力弱: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营业利润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
7. 安全性存疑: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总资产中合计超过50%。
![股票市值预测改进2.PNG][4]
相比较于上一版模型,新模型在2017年之后的回撤略有减少。
## 4.加入大盘择时
策略经过了上一轮改进,依然存在较大的回撤,说明做到避免踩“地雷股”进行风险控制依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对策略做进一步的改进。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是,我们在牛市的时候进行满仓操作,但是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果断空仓。将上述投资思想转化成策略如下:
1. 每日开盘前,上证综指近20个交易日的涨跌幅;
2. 如果上证综指20日涨跌幅为负,则空仓,买入国债指数;
2. 如果上证综指20日涨跌幅为正,则开仓,买入股票。
![市值预测改进3.PNG][5]
相比较于上一版模型,新模型的回撤大幅减少,模型的稳健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上述择时策略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模型信号过于频繁,在牛熊市表现尚可,但是在震荡市则容易频繁交易。
## 5.加入止盈止损
直接对大盘进行择时决定持仓有误伤的风险,在我们的策略中,每一次持仓的股票数量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大盘涨跌对组合涨跌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但是组合中个股的涨跌却能对组合的涨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引入个股的止盈止损策略:
1. “止损黑名单”:获取股票在持仓过程中的最高价,比较当前价和最高价,如果当前价格低于最高价超过8%,则加入“止损黑名单”,执行卖出止损,进入“止损黑名单”的股票在未来十个交易日不再买入。
2. “止盈黑名单”:获取当前股票的持仓成本,比价当前价和持仓成本价,如果当前价格超过持仓成本价10倍,则加入“止盈黑名单”,执行卖出止盈,进入“止盈黑名单”的股票在未来十个交易日不再买入。
![市值预测策略4.PNG][6]
[1]: https://quant.gtja.com/img/9718cbb56e86cd3ba2df3cf449d73e90
[2]: https://quant.gtja.com/img/497143cff8fac97a3d0537eb047ade0f
[3]: https://quant.gtja.com/img/2201dc20d0427dec0d96a2ec358af223
[4]: https://quant.gtja.com/img/4959b6cf74ebbeae0f2a8d2f2d246d7c
[5]: https://quant.gtja.com/img/eaf45c698e7e1882c6c09e5a12cdee6a
[6]: https://quant.gtja.com/img/b44c36e2fc19e49d15342bcbe8df595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