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 发布于2018-08-19
回复 0
浏览 77792
5
前期我们构建的止盈止损方法是固定的,比如盈利超过50%进行止盈,亏损超过10%进行止损。这样的止盈止损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当前止盈止损都是相对于持仓成本制定的,但是如果价格渐偏离了持仓成本,那么原本制定的止盈线和止损线应该也做相应的调整。其次,不同股票的波动和风险不同,理论上应该针对每只股票的特征调整它的止盈止损线。
市场上其他的止盈止损模型包括,移动止盈止损、波动率调整止盈止损等,这些止盈止损模型对固定止盈止损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移动止盈止损模型采用观察期内股票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调整止盈线和止损线的位置,波动率调整止盈止损考虑了波动率,从而为不同股票和不同行情制定不同的止盈止损线。为了直观的展现不同的止盈止损策略的效果,我在之前构建的《白马股投资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 1.无止盈止损
* 最大持仓数量:N = 10;
* 股票池:根据《白马股投资策略》构建股票池;
* 卖出条件:卖出不在股票池中的股票;
* 买入条件:卖出的同时买入另一只在股票池中的股票;
* 其他:卖出的股票在20个交易日内不再买入。
![无止盈止损.PNG][1]
### 2. 固定止盈止损
止损逻辑:
* 定义某股票的持仓成本是Avg;
* 止盈线 = Avg * 1.5;
* 止损线 = Avg * 0.9;
* 定义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Close;
* Close 上穿止盈线触发止盈;
* Close 下穿止损线触发止损。
策略逻辑:
* 最大持仓数量:N = 10;
* 股票池:根据《白马股投资策略》构建股票池;
* 卖出条件:不在股票池或触发固定止损止盈;
* 买入条件:卖出的同时买入另一只在股票池中的股票;
* 其他:卖出的股票在20个交易日内不再买入。
![固定止盈止损.PNG][2]
### 3. 移动止盈止损
止损逻辑:
* 假设某股票的持仓时间为M个交易日;
* 定义前M个交易日的最高价为UpBand;
* 定义前M个交易日的最低价为DnBand;
* 定义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Close;
* 止盈线 = DpBand * 2.0;
* 止损线 = UpBand * 0.8;
* Close 上穿止盈线触发止盈;
* Close 下穿止损线触发止损。
策略逻辑:
* 最大持仓数量:N = 10;
* 股票池:根据《白马股投资策略》构建股票池;
* 卖出条件:不在股票池或触发移动止损止盈;
* 买入条件:卖出的同时买入另一只在股票池中的股票;
* 其他:卖出的股票在20个交易日内不再买入。
![移动止盈止损.PNG][3]
测试结果显示,移动止盈止损的表现并不如固定止盈止损。
### 4.波动率调整止盈止损
波动率调整的止盈止损将股票的收益波动率考虑进来,对波动率较高的股票或波动率较高的时期设定了更宽松的止盈止损条件,而对波动率较小的股票或波动率较低的时期设定了更严格的止盈止损条件。
止损逻辑:
* 定义某股票的持仓成本是Avg;
* 使用前60个交易日计算该股票收益波动率为Std;
* 同期该股票收益波动率的上行波动率为UpStd;
* 同期该股票收益波动率的下行波动率为DnStd;
* 止盈线 = Avg * (1.48 + Std - UpStd + DnStd);
* 止损线 = Avg * (0.92 - Std + UpStd - DnStd);
* 定义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Close;
* Close 上穿止盈线触发止盈;
* Close 下穿止损线触发止损。
策略逻辑:
* 最大持仓数量:N = 10;
* 股票池:根据《白马股投资策略》构建股票池;
* 卖出条件:不在股票池或触发移动止损止盈;
* 买入条件:卖出的同时买入另一只在股票池中的股票;
* 其他:卖出的股票在20个交易日内不再买入。
![波动率调整止盈止损.png][4]
### 5.总结
从回测结果看来,三种止盈止损方法都比没有添加止盈止损的效果好,最简单的固定止盈止损效果反而是最好的。
[1]: https://quant.gtja.com/img/879dea7b4d663302d9e0d7cc66d85aa5
[2]: https://quant.gtja.com/img/c93efd2fd5c3d67ac68f4a83e4f18a56
[3]: https://quant.gtja.com/img/94f176758b514d51f1299afa2a8b0993
[4]: https://quant.gtja.com/img/cb9c2914cf3a6d8aed64dc70aca1d04c